LED封裝工程師的個人調(diào)研總結(三)
上傳人:LEDth/整理 上傳時間: 2014-12-10 瀏覽次數(shù): 101 |
三 LED失效模式
失效現(xiàn)象及原因
現(xiàn)象
A.開路
應力,
工藝引起的間歇性電連接
過流,過功率引起的燒毀
B.短路
過流,過功率引起的燒毀
芯片表面離子污染
C.漏電
芯片表面存在污染
工藝缺陷(空洞,裂紋)
失效原因
A 封裝失效:
支架銹蝕、連接線斷裂、封裝材料(固晶膠、封裝膠等)結構變化(退化)、熒光粉失效等引起的失效。
B 芯片失效:
芯片材料缺陷、電極材料劣化、PN結結構損傷、芯片電極歐姆接觸不良及芯片污染等引起的失效。
C 電應力失效:
由過電流過電壓沖擊、過驅(qū)動、靜電損傷等引起的失效。
D 熱應力失效:
結溫過高、惡劣環(huán)境等引起的失效。
E 裝配失效:
指的是焊接不良、裝配不當?shù)纫鸬氖А?/p>
光衰問題
1.熒光粉高溫下性能衰退
2.藍光LED自身快速衰退
3.LED支架導熱不良
4.封裝其他材料如固晶膠,密封膠等
5.封裝工藝
6.應用不當(供電,散熱等)
7.紫外輻射等
熒光粉
1.受溫度影響嚴重。
散熱不好,更易老化,量子效率降低,黃光成分減少,并導致光輸出的減少和顏色的漂移
A. 初始光通1000小時內(nèi)上升,與膠的混合作用
B. 熒光粉自身衰減,30%的總體衰減,芯片只占百分之幾
C. 與膠混合的混合反應也有衰減作用
2. 藍光LED自身衰減
A.和襯底有關,沒有晶格匹配的襯底,制作出的芯片缺陷率比較高。
B.GaN自身是N型半導體,說明兩種離子尺寸相差過大,本身容易產(chǎn)生缺陷
C.正向電壓隨老化時間增加而增大,IV特性出現(xiàn)退化。歐姆接觸和P型GaN層的表面受大電流和高溫影響而退化,缺陷增多,導致寄生串聯(lián)電阻增加
3. 支架導熱不良
A. 熱電不分離
B. 光反射層腐蝕導致支架和灌封膠剝落
4. 封裝其他材料
A.環(huán)氧樹脂絕緣膠導熱性差,但亮度高
B.硅樹脂絕緣膠導熱效果稍好,亮度高,但固晶片時旁邊殘留的硅樹脂與環(huán)氧樹脂結合產(chǎn)生隔層,冷熱沖擊剝離死燈;
C.銀膠導熱好,可延長芯片壽命,但光吸收比較大,亮度低。雙電極藍光晶片用銀膠固晶時,需嚴格控制膠量,否則易產(chǎn)生短路,影響良品率
5. 封裝工藝不當
6. 應用不當
A. 恒壓供電
B. 散熱(出光率低,散熱材料)
7. 紫外輻射
光學材料黃化,硅膠比環(huán)氧樹脂抗UV能力強且硅膠散熱效果比環(huán)氧樹脂好;
[NT:PAGE]
色漂問題
1.高溫影響熒光粉性能
經(jīng)過1000小時高溫存儲后,熒光粉色溫發(fā)生不同程度的漂移,但和不同廠家有很大關系
2.濕度影響熒光粉性能
濕度對熒光粉性能有一定影響
3. 高溫對膠體透光性能的影響
高溫可使膠的透光率下降30%左右
高溫對添加了熒光粉的膠體的影響
高色溫無論透光性還是色溫的漂移都高于低色溫
原因:高色溫熒光粉量少,膠體多,凸顯了膠體對色溫漂移的影響
結論:色溫漂移的機理主要與溫度有關,但高溫對熒光粉漂移影響不大,主要是熒光膠的膠體在高溫下透明性能變差,造成色溫漂移,光效下降
[NT:PAGE]
LED散熱性能對失效模式及程度有很大影響
散熱有芯片散熱和集成散熱
散熱設計原則:
1.熱源與散熱器的大接觸面設計;
2.灌膠,作用:散熱絕緣固定;
3.空隙部位導熱膏的靈活運用;
4.散熱器表面處理方式(陽極黑色>陽極原色及基于陽極的處理方式>電鍍>普通鋁);
5.合理的系統(tǒng)散熱設計(外殼孔位,表面積……);
6. 減小PCB與散熱器的接觸面粗糙度;
7.散熱設計的同時需兼顧結構。
芯片散熱:
SiC襯底,Si襯底
藍寶石襯底:覆晶結構(新襯底為Si,或者金屬)
[NT:PAGE]
集成散熱
1.MCPCB板 絕緣高導熱層
2.FR4 PCB上敷銅,金屬化過孔
Cree熱電分離,因此可以用FR4加金屬化過孔導熱
[NT:PAGE]
3.熱沉,翅片
4.半導體制冷的大功率LED模組
華南師范大學
5.微噴主動散熱技術
華中科技大學利用該技術封裝出了220W和1500W的超大功率LED白光光源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