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關總署統(tǒng)計,2025年6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為3.85萬億元,同比增長5.2%,進出口規(guī)模為歷史上單月第二高位;出口總值2.34萬億元,同比增長7.2%。按美元計,進出口總值為5356億美元,同比增長1.1%;出口總值為3252億美元,同比增長5.8%。中美之間日內瓦和倫敦經貿會談取得一定進展,促使兩國間貿易有所回調,6月單月對美出口同比下降16.1%,降幅較5月大幅收窄18.4個百分點。
2025年上半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1.79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9%,二季度已是連續(xù)9個季度超過10萬億元;出口總值為13萬億元,同比增長7.2%。按美元計,進出口總值則為3.03萬億美元,同比增長1.8%;其中出口總值1.81萬億美元,同比增長5.9%。
一方面,機電產品出口上半年出口7.7萬億元,占出口比重近六成,同比增長9.5%,仍強于出口大盤。另一方面,對美出口受關稅負面影響下行10.7%,成為大盤拖累項。此外,對第一大貿易伙伴東盟出口同比增長13.0%,對第二大貿易伙伴歐盟出口同比增長6.9%。2025上半年,新興市場貢獻了更多的增量,其中對非洲進出口1.18萬億元,同比增長14.4%;對中亞進出口3572億元,同比增長13.8%;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11.29萬億元,同比增長4.7%,占進出口總值的51.8%。
展望下一階段,上半年因春節(jié)錯位和關稅導致的各類“轉出口”、“搶出口”效應將進一步減弱,在一定程度上已透支下半年需求;另一方面,美國針對中國的對等關稅豁免將在8月12日到期,屆時稅率變化風險將必然對我國出口造成擾動。外部環(huán)境波動對整體外貿的影響仍是下半年的重要挑戰(zhàn)。
一、整體
主要照明產品2025年6月出口
2025年6月單月出口額為49億美元,同比增長0.2%,前值為-8.1%,止跌回升,主因中美間關稅過渡期部分企業(yè)“搶出口”和“搶轉口”所致,同時比上月環(huán)比增長7.1%;其中LED照明產品39億美元,同比增長6.4%。
主要照明產品2025年上半年出口
2025年上半年,中國照明產品出口總額為259億美元,同比下降6.3%,比1-5月降幅收窄1.4個百分點,去年同期增速為-3.5%。其中LED照明產品出口額202億美元,已占整體出口額的78%,同比下滑1.2%,去年同期增速為-3.6%。
(點擊查看大圖)
對美出口方面,2025年6月,照明產品對美出口單月為10.2億美元,同比下降10.5%,降幅大幅收窄,環(huán)比上升42.3%,占整個出口比重為20.6%,繼4月的17.6%和5月歷史最低點的15.5%后有所回調;2025年上半年,照明產品對美累計出口僅為51.7億美元,同比下降10.5%,占整個出口比重跌破20%大關。
分月出口
分月來看,2025年開年的1-2月,受上年同期基數偏高和春節(jié)錯位擾動,以及特朗普宣誓就職總統(tǒng)前的“搶出口”階段性結束等因素影響,出口金額錄得自2024年3月以來的最大降幅。到3月份,前期擾動因素消除,供給端瓶頸逐步減退,關稅沖擊也尚未體現(xiàn),加之去年3月低對比基數效應,數據有所反彈。二季度開始,美國對等關稅對出口的影響開始逐步顯現(xiàn),4月和5月均錄得下滑,6月因中美關稅博弈階段性緩和降幅收窄。
分季度出口
分季度來看,2024年,一季度依靠1-2月的表現(xiàn)錄得降幅收窄,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略降,同比小幅下滑2.0%;二季度在沒有2023年同期大起大落的對比基數干擾以及季節(jié)性周期影響下,也避免了大幅下滑,僅下滑4.7%;三季度在去年低基數對比下仍降幅加深至8.0%,四季度在干擾因素消退,低對比基數以及年前“搶出口”等因素作用下回正至1.6%。
2025年一季度,3月單月反彈難以彌補1-2月大幅下滑帶來的影響,錄得-9.3%,二季度受美國IEEPA關稅疊加對等關稅拖累下滑3.6%。至此,2022年以來的14個季度,僅有2022年Q2和2024年Q4正向增長,其他季度均為負增長。
二、分析
照明出口持續(xù)下探的四大主因:
1、外部需求低迷源于技術性增量束縛和市場性增量瓶頸。
首先是LED替換空間進一步壓縮。2025年上半年,LED光源數量占比超過80%。替換空間壓縮以及LED壽命較長均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增量需求。
技術性增量束縛
近年在LED替換光源性價比不斷提升下,加之各國對高耗能傳統(tǒng)光源產品的限制,LED替換光源對傳統(tǒng)光源的替換有所加速。2025年上半年,各類光源產品出口總數為40.7億只,同比增長6.9%,其中傳統(tǒng)光源產品8.0億只;LED替換光源產品已達32.7億只,同比增長5.5%。
需要注意的是,2025年上半年鹵鎢燈數量異常暴漲,原因來自越南和柬埔寨,上半年數量分別為0.66億只和0.74億只,合計占總量的68%,分別同比增長270%和979%,單價卻都僅為0.01美元,判斷為不可延續(xù)性增長。若無此異常,LED光源占比將更高。
從目前光源產品結構來看,經過此消彼長,也意味著可替換空間進一步壓縮。此為技術性增量束縛。
出口區(qū)域市場方面,歐洲、東南亞和非洲市場好于整體,但一季度尚可的北美,以及西亞、東亞、南亞、中亞和大洋洲市場均兩位數下滑。
市場性增量瓶頸
各區(qū)域市場表現(xiàn)乏善可陳,此為市場性增量瓶頸。
上半年,發(fā)達經濟體市場分化,歐洲好于大盤和部分新興經濟體市場。受關稅顯著影響的北美市場,日韓所在的東亞市場和澳新所在的大洋洲市場下挫明顯,成為整體拖累項。
具體來看排名前25位的單一經濟體市場(占出口總額逾76%),喜憂參半。發(fā)達經濟體中,除美國之外的表現(xiàn)大多略好于一季度,歐洲的德國、英國、荷蘭、西班牙均錄得小幅增長,對歐洲板塊有所帶動;東亞的日本以及北美的加拿大也有微增;韓澳則大幅下滑。而新興經濟體中,東南亞板塊的越南、泰國、印尼等取得增長,是為數不多的亮點。
2、相關產能/產業(yè)鏈外溢且有加速之勢。
疫情期間“轉移替代效應”逐步退潮,歐美激進推動的以“友岸外包”和“近岸生產”為核心全球產業(yè)鏈重構導致的部分產能/產業(yè)鏈外溢,疊加大型新興經濟體追求“制造本土化”和“產能在地化”的影響,中國照明產業(yè)全球制造中心的地位遭遇空前挑戰(zhàn),原本市場份額也將面臨新一輪激烈競爭。
相較燈具產品,LED光源產品中國作為制造中心的地位相對穩(wěn)固。
中國全球照明制造中心地位正遭遇空前挑戰(zhàn),未來要更多發(fā)揮供應鏈樞紐的優(yōu)勢
中國占美國燈具進口額比重已從2018年前最高時的近七成下滑至50%,相對的,東南亞和印度比重從不足2%上升至逾20%
傳統(tǒng)照明出口強省中,廣東省和福建省受產能/產業(yè)鏈外溢影響而表現(xiàn)相對低迷。因其體量巨大,從而拖累整體下行,其中廣東省從疫情前最高的占整體比重逾四成,現(xiàn)已跌至1/3,這也是因目前珠三角和閩三角照明企業(yè)相當數量的美線燈具產能/產業(yè)鏈外溢所帶來的影響。另外在對蒙、對中亞、對俄邊貿持續(xù)繁榮的推動下,非傳統(tǒng)出口強省內蒙、新疆、黑龍江等地數據繼續(xù)大幅增長,但因其體量偏小,貨值偏低,對整體拉動作用杯水車薪。
3、對美出口的關稅壁壘的劇烈加碼,將對照明對美出口乃至整體出口產生深遠影響。
2025年上半年,中國對美出口照明產品占總額比重首次跌破20%大關
對比其他主要產能轉移經濟體,中國照明產品對美關稅稅率仍處高位
4月中美間針尖對麥芒的關稅“互毆”讓眾多出口企業(yè)一度陷入絕境,待到5月12日,中美日內瓦聯(lián)合聲明給此前幾乎熔斷的中美貿易帶來轉機,但現(xiàn)存10%的對等關稅疊加之前未被取消的301關稅和兩輪IEEPA(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特定關稅,低毛利照明行業(yè)的相關產品對美現(xiàn)行關稅稅率仍舊畸高。關稅加碼不單直接影響對美出口,還加劇供應鏈紊亂,并繼續(xù)擠壓產能/產業(yè)鏈加速外溢。
4、出口價格持續(xù)通縮。
與內銷量價齊跌的形勢不同,外銷規(guī)模下滑的很重要因素來自價格通縮。上半年依然有九成的產品類別出口均價同比下滑,給整體出口形勢雪上加霜。出口企業(yè)也普遍反映“增量不增收,增收不增利”的共性問題。另一方面,外貿市場“東升西降”造成的一個后果是部分高貨值歐美市場份額被低貨值新興市場所取代,影響總體貨值。
2025上半年大部分產品出口均價延續(xù)了下滑態(tài)勢
LED相關產品出口均價下滑趨勢明顯且難以逆轉
供應端的產能結構性過剩。照明行業(yè)長期以來未能擺脫同質化低水平大規(guī)模的重復性生產,疊加需求端低迷的影響,目前行業(yè)更處于產能利用率嚴重不足的周期中,下游成品企業(yè)的平均產能利用率常年徘徊在50%左右。需求側低迷也導致更多企業(yè)選擇以價換量,茍延殘喘的同時進而加劇內卷。產能過剩,內卷嚴重,最終是折磨了自己,便宜了別人。
因此,供需嚴重失衡是價格競爭的重要誘因之一,市場化推進供給側優(yōu)化去產能將是推動行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路徑。
三、展望
(點擊查看大圖)
中國照明出口規(guī)模自2021年后已連續(xù)三年萎縮,2025年目前看來也很難扭轉下滑態(tài)勢。
總體而言,2021年出口高增之后,照明行業(yè)整體外貿規(guī)模已連續(xù)三年下行收縮,短期難以回到高點。之前持續(xù)增長的局面已經發(fā)生根本性改變,技術性增量方面,LED光源革新帶來的產業(yè)紅利已屆天花板,特別是替換場景;市場性增量在內卷外壓的情況下也遭遇瓶頸。而目前核心阻礙包括全球化不確定性急劇上升下的外需低迷,產能/產業(yè)鏈的外溢和分散,以及中美關稅博弈加劇,疊加供需嚴重失衡和外貿“東升西降”造成的價格通縮。
90天關稅過渡期截止在即,大部分經濟體拿到的稅率并不理想
(點擊查看大圖)
世界經濟不確定指數在特朗普二度上任后達到頂峰
大勢如此,照明外貿整體承壓狀況難言根本性扭轉,上半年春節(jié)錯位和關稅過渡期造成的“搶出口”和“搶轉口”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了下半年需求,加之關稅過渡期后的不確定性都將對下半年出口造成阻礙,全年照明出口規(guī)模連續(xù)第四年下探的局面恐難避免。
而無論是主要發(fā)達經濟體全力推動的以“友岸外包”和“近岸生產”為核心全球照明供應鏈的去風險化重構,還是目前大型新興經濟體著力進行的“制造本土化”和“產能在地化”,都使得中國全球照明制造中心的地位遭受空前挑戰(zhàn),中國未來需更多發(fā)揮和強化其供應鏈樞紐的地位。同時應擁抱“再全球化”,堅定“開放”和“出海”之路。
本文作者
溫其東
光亞照明研究院GALR常務副院長兼首席研究員
國際照明商業(yè)聯(lián)合會CILCA執(zhí)行會長
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CSUS低碳照明研究中心副主任
關于廣東光亞照明研究院
光亞照明研究院成立于2010年,是專業(yè)從事照明行業(yè)服務活動的非營利性社會組織,是照明行業(yè)第三方獨立研究機構。研究院正在成為照明產業(yè)研究和行業(yè)服務的權威綜合性平臺,將為整個照明行業(yè)價值鏈各方提供其需求的全方位以及定制化服務。目前研究院正致力于助力中國照明企業(yè)實踐“走出去”戰(zhàn)略。
研究院主要工作包括:
產業(yè)研究:定期發(fā)布產業(yè)調研、數據分析、行業(yè)動態(tài)、市場預測、技術趨勢、資本運作等相關研究報告,并可根據需求提供定制化報告和數據;
行業(yè)咨詢:承接政府、企業(yè)、機構提出的相關課題并提供定制化服務,包括政府的產業(yè)規(guī)劃,企業(yè)的發(fā)展戰(zhàn)略,機構的產業(yè)咨詢等;
活動組織:也將提供會議沙龍、人才交流、教育培訓、標準認證、市場考察、資本運作、海外投資、企業(yè)法律事務、數字化轉型、信息化建設等行業(yè)相關的服務。
研究院院長為光亞集團董事長潘文波博士,溫其東任常務副院長兼首席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