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孫見友
今年上半年有460只A股合計發(fā)生了2204筆大宗交易,成交量為72.30億股,成交額高達(dá)691.50億元,場面十分火爆。按成交當(dāng)日收盤價測算,上半年大宗交易整體加權(quán)平均折價率為5.18%。
統(tǒng)計顯示,上半年東軟集團(tuán)、正泰電器和廣發(fā)證券分別累計成交96筆、82筆和69筆,成為大宗交易平臺上“露臉”最多的A股。同時,農(nóng)業(yè)銀行、建設(shè)銀行、廣發(fā)證券、工商銀行和海通證券上半年的大宗交易成交額分別高達(dá)43.29億元、40.79億元、31.50億元、27.94億元和22.10億元,成為同期成交額最大的股票。讓人驚奇的是,以上5只股票都是清一色的金融股,此中原委耐人尋味。
就成交價格來看,森源電氣的折價率高達(dá)15.88%,成為上半年大宗交易整體折價率最高的股票。同時,大族激光和文山電力上半年的整體折價率也分別高達(dá)15.70%和14.36%,悉數(shù)成為同期整體折價率高企的股票。
值得注意的是,整體折價率高企的文山電力,明顯與森源電氣、大族激光不同。因為森源電氣和大族激光上半年大宗交易額均不足400萬元,其畸高的折價率可能帶有一定偶然性。但是,上半年成交額高達(dá)2.32億元的文山電力,折價率竟然也超過14%,似乎有點不太正常。無獨有偶的是,上半年成交8388萬元的桂東電力和成交11925萬元的大連熱電,其折價率也都超過12%。分析人士指出,就以上3只個股高折價和大額成交來看,似乎有機(jī)構(gòu)通過大宗交易平臺悄然拋售電力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