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0日,同方股份(600100.SH)發(fā)布董事會決議公告,其下屬境外全資子公司THTF Energy-Saving Holding Limited 擬以7億元收購港股LED裝飾燈上市公司真明麗控股權一事經審議通過。
實際上,LED領域的投資,僅僅是同方股份千萬資本運作中的一筆。
一直以來奉行“科技產業(yè)孵化模式”的同方股份,據悉目前旗下已有200多家公司。但這家枝繁葉茂的高科技公司,如今全部市值僅有216.49億元,離此前提出的2015年千億目標相距甚遠,被投資者質疑“吹?!焙汀伴_玩笑”。
同時由于家大業(yè)大,管理繁榮,公司盈利能力不足,凈利潤率極其低下,且盈利主要靠非經常性損益支撐。據同方股份方面確認,其2013年業(yè)績確定無預增。
千億市值目前僅達1/5
步入3月份,同方股份股價驚現“九連陰”,極其罕見。
理財周報(微信公眾號:money-week)記者注意到,2014年3月3日-3月13日,同方股份連續(xù)在二級市場祭出九根陰線,其間其股價從11元左右下跌至9元多,日成交量也由原來常見的4000萬-5000萬股級別一度下滑至2000多萬股,波動頗大。分析人士指出可能有“不為人知的利空”。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2月14日同方股份才剛在中國證券報上宣傳了規(guī)劃的藍圖,但之后公司的股價一路下跌,僅2014年2月14日-3月21日26個交易日期間,共收獲18根陰線。
投資者則表示不足為奇。“同方股價已經熊了多少年了?!币幻焦煞萃顿Y者吐槽說,“2013年公司原本坐擁多個市場熱點,但全年漲幅也僅有30%左右,要不是下半年信息安全概念興起,全年表現將非常平淡?!?/p>
記者統計發(fā)現,上市17年以來,隨著市場不斷調低預期,同方股份的市盈率從最初的60多倍一再下降到50倍、40倍、30倍、20倍左右。截至2014年3月21日收盤,同方股份動態(tài)市盈率僅16.9倍,幾乎是整個計算機板塊中最低的。
目前市場普遍擔憂,同方股份此前提出的千億目標難以成行。
2011年,同方股份提出,以2011年為原點和起點,用5年時間(即到2015年)實現1000億的市值規(guī)模。至于實現這一目標的方式,一向提倡科技產業(yè)孵化模式的同方股份也曾在上證e互動平臺上說明,“市值管理一直是公司管理層致力的一個目標,為實現這一目標,公司目前采取的戰(zhàn)略包括不斷提升公司業(yè)績,保持主營業(yè)務健康穩(wěn)定的成長,和通過利用資本平臺,積極推進下屬子公司的上市,提升公司整體的價值”。
但從結果來看,同方股份在這兩條市值管理之路上似乎都走得不太順暢。
且不論業(yè)績如何,近3年來同方股份的確在資本領域頻頻發(fā)力。
除了早年上市的泰豪科技(600590.SH),2010-2011年,同方股份旗下子公司同方泰德完成了港股的掛牌、百視通(600637.SH)以增發(fā)方式借殼廣電信息成功上市、同方微電子通過增發(fā)注入同方國芯(002049.SZ)(前身晶源電子)實現A股上市,其將孵化企業(yè)分拆上市的模式逐漸清晰。
目前同方股份下屬還有三家參股公司同方環(huán)境、麗晶光電和辰安偉業(yè)已申報了IPO材料。
此外同方股份還收購了不少公司。2013年1月,同方股份以“增發(fā)+現金”方式收購了壹人壹本,重新殺回消費電子領域;2013年12月,又以1億元繼續(xù)購買龍江環(huán)保股權,進軍環(huán)保行業(yè);2014年1月,同方股份下屬境外全資子公司THTF Energy-Saving Holding Limited)擬通過認購定增新股的方式,以7億元收購港股上市公司真明麗的控股權,大舉發(fā)力于LED行業(yè)。
令人詫異的是,這一系列動作并未替同方股份帶來大幅的市值提升。還有近9個月就將步入2015年,但同方股份截至2014年3月21日的市值僅有216.49億元,僅為千億目標的1/5左右,實現恐怕無望。
2014年3月20日,理財周報(微信公眾號:money-week)記者致電同方股份證券部溝通其市值問題,工作人員表示,“市值是有先決條件的。第一,從上市公司來講我們是要把業(yè)績做好;第二,從市場來說它要給同方一個合理的估值水平。如果說市場總是現在的這種炒熱點的氛圍去做短期,通過二級市場來體現你的公司的價值就比較困難。從同方的基本面來講肯定支撐的不是現在這個市值?!?/p>
但投資者則認為不應該將原因簡單歸罪于市場。前述同方股份投資者認為,“同方的市值管理靠增發(fā)股份收購及分拆模式,最終只是總股盤變大了,攤下來業(yè)績下降了,股價也下行。另外,好的子公司都剝離出去了,市值就更沒支撐了?!?/p>
2013年業(yè)績確定無預增
“千億目標,實現的基礎都必須是建立在同方自身的經營業(yè)績之上,而不是單純靠資本方面的炒作。同方股份說搞市值管理,但通過下屬公司孵化似乎也沒有提高業(yè)績,那誰來關注你?!币晃挥嬎銠C行業(yè)研究員告訴記者。
1997年上市以來,同方股份對外一直宣稱堅持“孵化器”模式,堅持“技術+資本”的發(fā)展戰(zhàn)略,以此做大做強。
2010年5月,同方股份甚至開始調整企業(yè)的組織架構,將原有橫向“管理型本部”變?yōu)榭v向“產業(yè)型本部”,即“10+2”模式,(后內容調整為此)在信息、能源環(huán)境兩大產業(yè)方向上形成計算機、數字城市、物聯網應用、微電子與射頻技術、多媒體、半導體與照明、知識網絡、軍工、數字電視、環(huán)境科技、安防系統、建筑節(jié)能等十二大主干產業(yè)集群,由99個子公司按照產業(yè)屬性組合而成。
據悉,迄今同方股份旗下的子公司已超過200個。
令人不解的是,經歷了中國經濟發(fā)展最快的這十幾年,“子孫滿堂”的同方股份盈利卻還是少得可憐。
早在1997年,同方股份實現3.85億元營收,彼時對應的盈利為6943萬元;2006年,同方股份營收突破百億(122億元),但盈利僅有1.59億元;2011年同方股份營收超過200億元,凈利潤7.07億元;2012年營收223.43億元,盈利6.06億元。
算下來,同方股份每年的凈利潤率僅在2%-4%之間,利潤稀薄。并且,這微薄的盈利主要還是來自非主營業(yè)務,如變賣資產、投資收益和政府補貼,2011年開始尤為嚴重。2011年,非經常損益占凈利潤的82.93%;2012年69.90%;2013年前三季度扣除經常性后凈利潤僅有4200萬元,非經常損益占凈利潤的比例高達95.70%。
據同方股份方面披露,“公司2013年前三季度歸屬于股東的凈利潤為9.69億元,其中非經常性損益為9.27億元,在非經常性損益中,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及處置交易性金融資產的損益為13.59億元,這部分主要是公司持有的百視通和潤邦重工公允價值變動所致?!?/p>
不過從最終結果來看,2013年前三季度同方股份實現凈利潤9.69億元,同比增長254.46%,還是拔高了市場對其2013年全年業(yè)績的預期。
但至今同方股份并未發(fā)布或是打算發(fā)布2013年業(yè)績預增公告或是業(yè)績快報。根據交易所規(guī)定,去年業(yè)績變動幅度超過50%的公司,應于今年1月31日前進行業(yè)績預告。這意味著同方股份2013年四季度單季甚至是虧損的,全年盈利不超過9.10億元。
2014年3月20日,理財周報(微信公眾號:money-week)記者就其2013年業(yè)績與同方股份證券部工作人員進行了交流,其表示,“2013年整個經營情況還是比較好的,但是三季度有個特殊的情況我們在季報也寫明了,持有的可交易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的變動在三季度比較大,但它是一個變動的值,到12月31日的時候這個公允價值可能又下來了一些,所以綜合起來就沒到交易所的那個50%的線。我們1月份沒發(fā),說明我們在2013年年報就不會做預增了,但是4月18日我們會直接披露年報?!?/p>
對于2013年沒有預增,分析人士指出,即將披露的2013年年報業(yè)績還是一般,可能解釋了為何同方股份股價近期出現“九連陰”。
被指“四處投資,四處沒效益”
號稱高科技公司卻不掙錢,同方股份董事長陸致成在2014年度工作動員會上表示:“同方目前有一個‘三無’現狀:穩(wěn)定無憂、創(chuàng)新無序、增長無力。公司家大業(yè)大,但部門的效率不高。圍繞主軸的思路,既有業(yè)務平穩(wěn)發(fā)展,新興業(yè)務成長需要時間,影響到業(yè)績成長性,使得同方成為了一個看似拼命但不賺錢的企業(yè)。行業(yè)的影響力,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同方股份今后要做一些吃力也討好的事情,不但要不斷培養(yǎng)自身能力和價值,更要給市場一種業(yè)績表現,使內在價值與市場價值都得到提升?!?/p>
顯然,同方股份內部也意識到了公司發(fā)展至今自身存在的問題。
一直以來,市場對同股份四處投資的做法并不認可。
上市之初,1997年-2000年,萬馬奔騰的激進投資政策,讓同方股份陷入產業(yè)布局混亂和財務失控的危機中,其股票價格從2000年最高點72元,一路下滑到2006年的6.67元。
2001年-2004年,同方股份的營收從2.9億元跌至1億元上下,并持續(xù)了三年。從財務指標看,公司一方面要清理和處置過去不良資產;另外,2000年新募集一批資金,新投入的項目以能源環(huán)保為重點,但此類項目投資大、周期長,導致前兩年的投入期都是虧損。在雙重壓力下,同方的財報數據一度非常難看。
2005-2006年,同方股份還經歷過投資項目的失敗。其間相中了活性炭項目,但是研發(fā)了3年、投入5000萬元人民幣換來的只是一些廠房、辦公樓
隨著攤子越鋪越大,同方股份面臨的則是效益低下和包袱沉重。
前述計算機行業(yè)分析師表示,“一直到這些年同方股份也沒能改掉擴張沖動的毛病,業(yè)務像雜貨鋪一樣越做越雜,平衡資源分配成了很大的問題,結果是什么都做但什么都做不大做不好?!?/p>
同方股份董事長陸致成對外也坦承遇到了瓶頸?!?個公司10億元銷售規(guī)模,總資產大概也相當,如果是60%-70%負債率,有3億-4億凈資產,如果是10個公司,我作為母公司還能承受,兄弟姐妹也還算和睦,但你要是每個公司到了20億元的規(guī)模,搶資源的情況會非常嚴重。因為母公司已經均分不了,或者說,重點很難突出了?!?/p>
前述市場人士還指出,同方股份在對產業(yè)把控方面似乎缺乏敏感性。“在投資上,同方股份每次都慢半拍,往往是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像移動互聯網、互聯網教育、智慧城市、環(huán)保等,別的公司在這里面已賺得盆滿缽滿,都是龍頭,同方股份好像一般?!?/p>